“年深外境犹吾境”:城市发展要留住乡愁

正如唐人黄峭在《黄氏认亲诗》中所描述的,“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人们心中也许隐藏了一种“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无奈。而曾经很火的一首歌曲《乡愁》,在歌手雷佳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更是把许多游子的思绪带回了曾经的故乡。如果你去过许多景区,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去那些返璞归真的古村落、古街区、古民居的外国游客,远远高于在繁华闹市区游玩的外国游客。这或许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国际化程度未必只是看高楼大厦,国际化程度也未必就是繁华程度,大都市的国际化程度更未必就一定高于古朴的小镇。


因为隐隐中,人们内心深处总在寻找那些真实的存在。而那些真实的存在,其实就是人们不太在意却与某个地方紧密联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东西。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就是“乡愁”。美国著名建筑师柯蒂斯·J.沙夫纳克(CurtisJ.Scharfenaker)指出,“真正的场所并不存在于大楼之间,而是存在于人们值得记忆的体验中”。随着城市化的浪潮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人们的存在越发变得“非地域性”。又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却常常暗地里借助精神上的超越性“回望",来排除自身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异己感与不适感,乡愁便幻化为人们对于家乡生活的一种顾盼,成为一种对本乡本土的心灵守望。


在诗人余光中的诗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慕,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愁是当代人的一种文化生存方式。对于城市而言,烙印乡愁的文化符号,往往体现于视觉可见的凭证或可激活的文化记忆。人们对城市的感知不再局限于林立的高楼大厦,而是那些承载了时光记忆、独具匠心的古城、古街、老厂、老楼、老校园。许多时候,小巷中被磨得光溜溜的青石板、长满青苔的斑驳墙壁,其实都是城市的记忆。可惜的是,这样的记忆正变得越来越少。城市之间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攀比式竞争,让各自的特色逐渐消弭,让彼此的气质日渐趋同,“故乡”和“他乡”愈发相似,乡愁也正在被人为地淡化。


这就给人们出了一个新课题,就是我们该如何保存好城市古建筑、激活城市文化遗存,让它们成为人们重温生活过往、寄托浓浓乡愁的载体?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忽略“城市是用来居住的”,忽略“每一种居住体验都带着个人的色彩”。我们也似乎忽略了城市是一种坐标系,忽略了一个人和某个城市之间强烈的默契或惊人的反差往往可以瞬间映衬出生命中的悸动。所以,当我们穿越了一座又一座雷同的城市之后就会发现,只有那些能够引起生命共鸣的城市,才可以用一帧帧定格的年华,留住记忆中永不褪色的风景。